關於本社  本社位置  加入最愛  E-mail    線上: 0010 累計: 6009819
回首頁
圍棋
橋藝
象棋/麻將
五子棋/西洋棋
音樂〔書籍〕
- 音樂叢書
- BBC音樂導讀
- CD•LP 黑膠
- Q&A學習指南
- 作曲家小百科
- 歌劇經典
- 歌劇小百科
- 歌劇大麥克
- 聲樂作品對譯
- 不朽名家
- 新手特訓
- 音樂家傳記
- 工具書•詞典
- 聽英語學音樂
- 典藏明信片
- 爵士樂系列
樂譜〔教本〕
美術/文物
設計/印刷
傳記/掌故
休閒
 
1爵士鼓入門
2從入門到初段(中)
3從入門到初段(下)
4從入門到初段(上)
5死活辭典(上)
 
 
  
 
五子棋協會
香港圍棋網
中正文化中心
國家圖書館
象棋協會
橋藝協會
圍棋協會
聲樂家協會
 
 
測試
 
 
 
回首頁 新書上架 特價品 答客問 討論區 留言板 公告特區 購物車
書籍搜尋 全文檢索 請輸入關鍵字/書名/編號/作者/譯者/ISBN 等
•目前所在位置:首頁 »  »
編 號: M2109
書 名: 爵士樂理入門(上)
Jazz Theory for Novices
作 者: 李承育 編著
Cheng-yu Lee 
Jeff Chang 推薦
定 價: 180 元
網購價: 153
出版日: 2007/3/1
EAN: 9789575612702
ISBN: 978-957-561-270-2
CIP: 911.67
頁 數: 160 頁
印 刷: 單色
裝 訂: 平裝
開 本: 25開(15cm x 21cm)
   

爵士樂發軔於二十世紀初,最初其樂理幾乎完全借自歐洲古典音樂。在百年歷史中,爵士樂發展出了許多新流派,屬於爵士本身的新理論也隨之衍生,逐漸建構出自成一格的「爵士樂理」。

兼具「古典」與「爵士」堅實背景的李承育,以豐富的教學及演奏經驗編寫這套《爵士樂理入門》。口述般的親切筆調,讓您在輕鬆閱讀中完整吸收,並在適當舉例中融會貫通。其間穿插了可即時評量學習成果的練習題,是本書一大特色。

──上冊內容──
◎ 音 程
◎ 基本和弦架構
◎ 大調調式
◎ 和聲功能與基本和聲替換
◎ 十三和弦
◎ 和聲小調調式
◎ 和聲配置與和聲連接
◎ 爵士小調調式
◎ 複和弦

──下冊內容──
◎ 對稱音階
◎ 進階和弦替換
◎ 五聲、比博普、藍調與合成音階
◎ 和弦與音階關係
◎ Turnaround
◎ 藍調與爵士藍調
◎ 《I Got Rhythm》和弦進行
◎ Coltrane和弦替換
◎ 現代即興演奏理論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★ 感謝「Jazz Invention 爵士音樂討論區」板主 JeffSax(Jeff Chang)推薦:

發表於 12-31-2009 09:41

推薦李承育老師的“爵士樂理入門”

暑假和李承育老師在兩廳院爵士夏令營共事時,購買了兩冊他編著的"爵士樂理入門",說實話,起初只是抱著支持認真音樂人的心態,可是這兩天學校放寒假,我無意間拾起這兩本書來隨意翻閱,才發現這真是兩本很棒的爵士樂理教材,我還沒全部看完,不過已經覺得受益匪淺,在這裡把我的感想簡單的和各位分享一下:

1. 系統整理,由淺入深:從音程,和絃組成等很基本的概念開始介紹起,一直介紹到比較現代的即興演奏理論,內容非常的豐富完整。

2. 言簡意賅:雖然內容豐富,可是編寫的用詞非常精準,每個概念都能一針見血的解說,不會拖泥帶水。

3. 實用:無論以樂手或是老師的角度來看,都非常的實用,不但在理論上有清楚的解釋,還有譜例,練習題甚至是名家範例。對我個人的練習,教學都非常的好用與實際。

版上經常有朋友詢問樂理自學教材或是爵士入門書籍,我個人覺得李承育老師的這套教材,非常的不錯,對於爵士樂有興趣的朋友,應該參考看看。

Jeff Chang

(引用自:http://www.jazzinvention.com/forums/viewthread.php?tid=3017&extra=&page=1)

 

目 錄

第一章 音程
  • 音程:半音與全音
  • 音程的「度數」
  • 音程的「形容詞」:完全音程
  • 音程的「形容詞」:大小音程
  • 計算音程的方式
  • 音程的和諧度
  • 音程的轉位

    第二章 基本和弦架構
  • 三和弦
  • 六和弦
  • 七和弦
  • 掛留四和弦
  • 變化七和弦:增七和弦與小大七和弦

    第三章 大調調式
  • 大調調式及其名稱
  • 找出大調調式的方法
  • 大調順接和弦與調式
  • 調式的不和諧音
  • 調式爵士:《So What》

    第四章 和聲功能與基本和聲替換
  • 和聲功能
  • 基本和聲替換:相同音和弦替換
  • 終止式
  • II-V-I和弦進行
  • II-V-I舉例:《Autumn Leaves》與《Blues for Alice》
  • 和弦進行與和弦分析
  • Turnaround和弦進行

    第五章 十三和弦
  • 引申音與十三和弦
  • 十三和弦的三種類型:大和弦、屬和弦及小和弦
  • 十三和弦 = 三和弦 + 七和弦
  • 十三和弦的和弦功能
  • 九和弦與十一和弦

    第六章 和聲小調調式
  • 小調
  • 和聲小調
  • 和聲小調:調式名稱
  • 找出和聲小調調式的方法
  • 和聲小調:順接七和弦

    第七章 和聲配置與和聲連接
  • 和聲配置:大和弦、屬和弦與小和弦
  • 和聲配置:半減和弦與減和弦
  • 和聲連接
  • 和聲配置的音域與伴奏時的節奏
  • 鋼琴上雙手的彈奏
  • 參考文獻

    第八章 爵士小調調式
  • 爵士小調
  • 爵士小調:調式名稱
  • 找出爵士小調調式的方法
  • 爵士小調:順接七和弦
  • Super Locrian調式

    第九章 複和弦
  • 複和弦的定義與分類
  • 代表和弦轉位的複和弦
  • 代表掛留四和弦的複和弦
  • 代表具變化音或引申音和弦的複和弦
  • 代表非傳統和聲的複和弦

    解 答
  •  

    編著■李承育
    LEE CHENG-YU

    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、新竹教育大學、輔仁大學音樂系,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,以及光仁中學音樂班。專精古典及爵士薩克斯風演奏、爵士音樂基礎理論、爵士音樂編曲、爵士大樂團指揮等。

    199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。後赴美深造,2001年獲波林格林州立大學(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)薩克斯風演奏文憑。再入北德州大學(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)取得薩克斯風演奏碩士學位,並學習爵士音樂。

    留美期間,古典薩克斯風師事Dr. John Sampen、Dr. Eugene Rousseau、Dr. Eric Nestler等;爵士樂演奏師事James Miglia、Mike Steniel、James Riggs等;爵士樂研究師事John Murphy。

    領導奧尼斯爵士四重奏(Onyx Jazz Quartet),2005年榮獲「克萊斯勒與ICRT爵士樂團大競技」首獎,2006年獲「大地知音音樂創意大獎賽」之創意獎。
     


    前 言

    二十世紀初,爵士樂開始發展,最初的音樂理論幾乎完全借用歐洲古典音樂理論。在大約一百年的歷史中,爵士樂發展出了許多新的流派,而伴隨著這些新流派,屬於爵士樂本身的新理論也隨之衍生。

    1930∼40年代,爵士音樂正值搖擺樂時代(swing era)與比博普(bebop)交替之際,爵士演奏家不甘只當一名在搖擺大樂團裡演奏伴唱、伴舞音樂的樂手,轉而在下班後,到小酒吧裡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。他們努力練習,希望提升自己演奏樂器的能力;他們學習各種音樂理論,希望找到新的聲音。

    在表演之前的下午,我跟塞隆尼斯•孟克(Thelonious Monk)會找一些複雜的和弦變化,到了晚上,我們就使用這些和聲來嚇走那些沒有天分的表演者。──迪吉•葛拉斯彼(Dizzy Gillespie)

    就這樣,屬於爵士樂的音樂理論開始逐漸發展,1953年爵士鋼琴家喬治•羅素(George Russell)出版了《調性組織的利第亞半音階概念》(Lydian Chromatic Concept of Tonal Organization)。這本探討和弦與音階關係的理論書籍,不但是爵士音樂中最早的獨創理論,也是之後的新興樂派──調式爵士(modal jazz)的理論基礎。

    從1953年至今,爵士音樂理論經過了半世紀的發展,在過程中,有新理論的誕生,也有舊理論的修改。現在,這本《爵士樂理入門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希望能以當代的角度提供爵士音樂理論的相關知識,也希望能夠豐富爵士音樂的中文學習教材。

    在閱讀這本《爵士樂理入門》之前,有以下三點想法,與大家分享:

    1. 任何音樂理論,都會有例外,只有依靠耳朵,才能判斷什麼時候該依循理論,什麼時候該例外。

    2. 和弦記號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個符號或是音程結構關係,而是一種聲響、一種聲音的質感。

    3. 鍵盤是學習和聲的最佳工具,試著彈奏書中的所有譜例,仔細聆聽,並將這些聲響內化成為自己聽覺的一部分。
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Copyright ©2004 世界文物出版社 . All Rights Reserved•Designed by 英特聶有限公司